直銷的六法全書  第一章

※聽說XX直銷公司,是現在最好的……

A:別聽人家胡說八道!那家很可能是老鼠會!

B:如果真的是這樣,趕快告訴我,我做你下線。

C:好在哪裡?

D:在那裡,帶我去看看。

傳銷領袖甲: 相信我,這世界上只有適合你的傳銷公司,而沒有最好的傳銷公司。

當你接觸到一家傳銷公司,很容易會耳聞到其他傳銷公司,這在那一個行業,都是普遍常見的現象。不過,傳銷新鮮人常常受惑於一些套裝的話術,諸如產品特別強勢,公司特別優惠,

獎金特別高,福利特別好……等,至於是不是真的?

接不接受?

都是令人迷惑的問題。

每當有這種困擾出現,應該和上線好好研究,最好不要馬上輕舉妄動,到處胡扯。

傳銷領袖乙: XX直銷公司更好?

我也聽說了。

以我接觸多年的傳銷經驗,沒有一家傳銷公司說他不是最好的,

也沒有一家傳銷公司願意承認自己是比較差的公司。

這些說法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們的看法。現在台灣的傳銷公司大大小小,合法非法,

加起來恐怕有五、六百家,真正要比較、瞭解,一天研究一家,

大概要花上二年的時間才可以完成,但是比較了,瞭解了,對我們的傳銷生涯路上,又有何助益呢? 只要我們清楚明白,當初選擇一家傳銷公司的判斷是慎重而理智的,那麼在多選擇中,

我們何苦重新再來一次?何況新的選擇又不見得是絕對正確的。

傳銷領袖丙: XX直銷公司最好?那我們一起過去算了。

傳銷如果真的是這樣做成功的,那就有鬼了。今天出現一家最好的,我們過去參加,明天出現一家最棒的,我們再換,後天出現另一家最強的,我們……,我們最後就不做傳銷了。

任何事業,最忌飄浮不定,如無根的浮萍,常常有人垢病傳銷是無根的事業,就是如此。

其實,不是傳銷沒有根,而是這種傳銷飛人的做法,不可能有根。

要做事業,一定要立下決心,至少做他一年,否則能可事先審慎評估再說。

傳銷領袖丁: 再好的公司,也有一大堆傳銷商賺不到錢;再爛的公司也有優秀的傳銷商賺到錢。

這種道理,再也明白不過了。

重要的不是你的公司如何如何,而是你將如何如何,況且其他公司事實上不見得比較好,

千萬不要再自己騙自己了,面對自己該做的事,才是成功唯一的終南捷徑。

 

歸零和不歸零的制度有什麼不同?

 A:不歸零怎麼賺得到錢?

 B:這必需了解整個制度才知道。

 C:歸零是老闆把你當業務員看待。

 D:歸零或不歸零都不重要,實際撥出多少獎金才是重點。

傳銷領袖甲: 不同的傳銷公司,在獎金撥放制度上不盡相同,在業績獎金部分,

大致有歸零和不歸零之分別。

舉例而言,張三的傳銷公司業績獎金部分,按每月業績不同,

而也不同的撥放級數:五%、十%、十五%、二十%

這種即為歸零的公司;但是李四的公司,傳銷商每個月的業績可以累計〈或數個月滑動計算〉,

只要業績累計達到,就可以有最高的二十%業績獎金。 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,

例如張三雖然只是拿到十五%,但其上線會因此得到五%的差額獎金,對於張三的小組業績而言,

公司還是要實質撥出二十%出來。在李四的公司,李四因為持續的銷售〈或消費〉,總有一天,

可以累計到二十%,但當累計到二十%時李四的上線就沒有差額獎金可領了。

這使得歸零公司的中監領袖,有很大部分的獎金是因為「差額獎金」的關係而來,

而不歸零的公司,則可能有比較大的比重來自於「領袖獎金」。

這並沒有什麼好壞對錯之分,因為每個人都會是別人的上線,也會是別人的下線,

只要遵循同一遊戲規則,就是公平。 傳銷領袖乙: 這兩種不同制度的算法,在往後傳銷人暴增,

接觸頻率增加的情形下,將會不斷地被人提及。

其實,這是兩種制度理念出發點不一。

歸零的公司較為保護經營者初期的利潤,而不歸零則較為照顧消費者,

因為消費者可以因為長期使用,越用越便宜,享受一定的折扣。

傳銷商是公司的消費者,也是經營者,很難解構其中的利弊,

因為對消費者有利時,通常經營利益要較為不利,對經營者有利時,

則對於消費者則相對不利,所以就利益分配而言,對於未設定身份立場的傳銷商,

是無法判定何者較有利的。 在教育訓練上也不一樣,歸零的公司,

初階傳銷商平均要比不歸零公司的傳銷商戰鬥力強,因為歸零十五%的張三和不歸零十五%的李四,李四可能是純消費者累積上來,

並不了解傳銷,張三則是每月挑戰業績,當然能力有差。

不過不歸零的公司較易吸引想兼職的人加入,因為不必每月承受太多壓力。

至於歸零,不歸零何者容易造成砸錢屯貨現象,制度根本不是主因。

通常會不會砸錢囤貨,是因為人為的關係〈上線唆使,下線想歪〉,歷史告訴我們,絕大部分公司,都會有這些紀錄。

制度歸零不歸零很要緊嗎?

 

※賺朋友的錢真的不好意思,怎麼辦?

A:我也是,所以根本賺不到錢。

B:那是觀念問題,你應該再來公司聽課。

C:那是合理的利潤回饋,不好意思都是自己想的。

D:賺朋友的錢?有嗎?我覺得是我的朋友賺到了。

傳銷領袖甲: 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。 我們賺朋友的錢真的很不好意思嗎?

我們只是隨便說說,利用多年交情,胡扯兩句,結果朋友就買了,所以就賺到錢了?

如果是這樣賺到朋友的錢,那麼真的是很不好意思。 但是如果我們因為誠懇地推荐朋友,

使用產品,仔細地告訴他,產品的一切功效,使用方法,並且做好一切應盡的服務,

那麼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呢? 世界上的事,都是一體兩面,

如果我們真能做好銷售的一切應盡注意事宜,盡心盡力!那麼如果我們不賺錢,

朋友們一定會自己覺得不好意思,不是嗎? 傳銷領袖乙: 這些錢都是我們應得的。

假設我們開了一家餐廳,每天都有朋友來吃飯,我們是否不應該賺他們的錢?

再者,如果來吃飯的人都變成了朋友,我們是否不應該賺他們的錢。

我們的產品,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,這些東西朋友們平時本來就需要購買使用,

這些東西的利潤,都由雜貨店、便利商店……等的老闆賺去了,與其讓陌生人賺到錢,

為何不給自己人賺?何況推荐優良的產品,又有完善的退貨退款制度,我們的朋友並不吃虧,

反而捯到很大的保障啊。 努力付出和得到回饋是極其自然的道理,一個人賺錢,

只要是合法、合理、合情,那有何不可。

只是因為我們自己迷失在「服務──收入」的平衡槓桿上罷了。

我們如果每次的努力服務都不賺錢,則自然而然地,將失去了服務的動力,

降低了服務的品質,這是雙方都不樂於見到的事實啊。

傳銷領袖丙: 我們是「傳銷商」,不是「傳銷慈善家」。

以許有少數人,將傳銷當作宗教或慈善事業在做,但那畢竟是異數,

因為傳銷公司是營利事業團體,傳銷商也是一種營利行為,只要缺乏利潤的支持,

傳銷商無法持久,公司亦無法永續經營,這種連帶的影響,只會造成負面的結果,

對公司──傳銷商──消費者而言,都不會是良好的正確觀念。

傳銷領袖丁: 如果這樣,有個不好的消息要告訴你。

因為你不賺朋友的錢,所以你的朋友可能以為這種產品價值不高,也可能認為這產品品質可能有問題,所以對公司的產品形象大大受損,連帶其他的產品也因而大打折扣。

這種不好意思,反而違反了當初我們分享好產品給他的美意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團長He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